2023年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品质4篇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品质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办好幼儿园,努力提高保教质量,是每一所幼儿园追求的目标。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为培养跨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品质4篇,供大家参考。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品质4篇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品质篇1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办好幼儿园,努力提高保教质量,是每一所幼儿园追求的目标。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为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做好奠基工程,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教育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要能完成奠基重任,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

一、幼儿教师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但在当前的社会上,对我们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却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看法与偏见,如认为我们幼儿教师是“社会的高级保姆”,“没有出息”,“工资少、任务重、地位低”等。然而,我认为世界上把最真挚、最无私、最圣洁的心献给孩子的莫过于母亲了,而我们老师却胜似孩子的妈妈,因为我们有着无私的母爱,有着为幼教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作为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人格是必须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生命是宝贵的,幼儿教师就是做启发生命的工作”。只有爱与心的交流,幼教事业才具有生命力。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探索;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幼教事业服务。

二、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

良好的模仿榜样。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某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三、幼儿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幼儿教师要领导幼儿一日全部生活、活动游戏。因此,幼儿教师首先需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艺术知识,掌握幼儿生理、心理的科学知识,才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有效地把各种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幼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基本能回答幼儿的各种问题,如“为什么鼻子能闻出各种气味?为什么天会下雨?为什么眼睛能看到东西?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小鸟为什么会飞?”等等。

其次,幼儿教师应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学习精神,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及专业水平。能按《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并结合本园、本班的实际运用各种方法去实施目标,做到“眼里有目标,心中有孩子”;能做好家长工作,听取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认识到只有家园同步配合,教育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支持,也只能获得一半的教育实效。

再次,幼儿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在组织活动中,按《规程》精神,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合理安排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中求进步”。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具、学具、玩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

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最后,幼儿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做到“五会”:会弹琴、会唱歌、会跳舞、会制作、会使用玩教具;“二熟练”:熟练掌握幼教法规、大纲和教材,熟练运用普通话组织教学;“一规范”:组织教育活动一定要符合《规程》要求,规范有序。譬如:能给幼儿讲动听的故事,并会按故事的情节模仿出不同的音调,绘声绘色地表演角色游戏,如模仿小青蛙跳、小狗叫、小白兔的可爱形态,模仿老奶奶的样子及语态动作……能编出幼儿喜爱的儿歌、谜语,能与幼儿共同体验游戏的快乐,把活动室及睡房布置得充满儿童情趣,并赋予教育性及美化性、娱乐性,把教育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使幼儿喜欢幼儿园,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打下基础。

四、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一颗爱心”与“七颗心”

作为幼儿园教师,有一颗“爱心”是前提,就是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要无私、公正、无选择地爱每一个幼儿。特别对刚入园或生病的幼儿,教师更应该关心、照顾、理解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和安慰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在此基础上,还须具有“七颗心”:

(一)细心。幼儿尚小,照料幼儿的一日生活需“细心”,细心聆听幼儿的心声,细心观察幼儿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一点一滴中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耐心。对待幼儿要有“耐心”。特别是平时在解决幼儿问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幼儿之间争执的原因,然后公正得法地给予解决,这个过程也是教育孩子和树立教师自己形象的过程。对个别行为表现

异常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去调查,听取家长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只要细心、耐心、爱心的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就会以他们最灿烂的笑容、最无邪的童心爱你。

(三)童心。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去感受幼儿心中的真、善、美,了解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如扮演大灰狼、小白兔),讲故事、说悄悄话与幼儿们一起想像、创造,做幼儿的知心朋友,教师与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四)信心。幼儿教师对幼儿成长要充满“信心”。教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关注幼儿,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自身而言,永远充满信心就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就会具有豁达的人生态度。

(五)诚心。幼儿教师还要有一颗“诚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矛盾;幼儿教师只有诚心处理各种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上班工作安心,组织活动专心,班级活动齐心。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施展才华的天地,家长信赖满意的家园,社会称颂赞誉的园所。

(六)事业心。幼儿教师要具有终身从教的“事业心”。只有热爱事业,才能把兴趣集中于教育,才会真心实意地爱幼儿、了解幼儿;只有热爱事业,才会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水平,真正成为幼儿的启蒙者。

(七)进取心。幼儿教师应有一颗永不褪色的“进取心”。积极研究教育理论,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方法,勤奋进取,提高自身素质,以科学的眼光观察幼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以科学的方法教育 幼儿。

只有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抓学习,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制订规范,增强职业道德意识;运用自我教育,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发挥表率作用,陶冶职业道德情操,从而真正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品质篇2

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摘 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极强的典范性,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把握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涵,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求知创新、治学严谨;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高校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体现。

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可做如下表述: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等学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高校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高等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调整,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善恶评价,乃至高校教师道德作用的发挥,都必须通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那么,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规范呢?

1.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之所以把“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作为高校教师首要职业道德规范,是由于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教育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崇高事业,它担负着传递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的职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代国际之间的竞争,虽然经常地大量地表现为经济竞争,但其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竞争。而在教育竞争中,高等教育又有着特殊的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高等院校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人类先进文明的神圣殿堂,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永恒伟大的事业,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重要发动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则是一个神圣而责任重大的职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高校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启迪智慧,陶冶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为社会培养又红又专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又要潜心学术,严谨治学,搞好科学研究工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离开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离开了高水平的高校教师,显然是不行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丰收,没有高校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高校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极为重要和光荣的,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

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努力做到敬业、乐业,为民族、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品质。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要与有关的人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在与诸多方面的关系中,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师是主要方面,起着主导的和积极的作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处理与大学生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是高校教师道德的主要内容。热爱学生是高校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热爱学生又是高校教师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重要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起来,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劝导,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书育人之所以成为高校教师的职责和道德要求,是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抓学术业务不重视思想道德,势必贻误学生的健康成长,那就可能背离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显然这是有失于教师道德的。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高校教师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大学生,关心爱护大学生,引导他们既会做学问,又懂得如何做人,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其次,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摒弃陈旧的等级观念,要有民主的作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表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探讨学习和学术问题,建立民主、平等。再次,对学生既要悉心爱护,又要全面严格要求。一是严要有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学校和专业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严要有度,严得要合情合理,苛求和降低标准都不合适。三是严要有恒,要坚持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过去、今天和明天,不接收学生的“礼品”、“红包”,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打“人情分”、“关系分”。四是严要有方,要采取学生欢迎的、有效果的好方法,而不是粗暴强制,迫使学生就范。第五,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公共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使用各种方法,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又受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3.求知创新、治学严谨

求知创新、治学严谨既是高校教师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于普通教师的特质,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学术美德。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要想教好书,毫无疑问自身的思想觉悟、创新意识、治学精神、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必须远远高于学生。教师要完成好教学任务,必须遵守求知创新、治学严谨行为的规范。不仅自己进行科学研究,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要完成好科研任务,更离不开求知创新、治学严谨。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探索性工作,它不仅需要不懈地勤奋学习,长期地知识积累,始终不移地探索创新,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经受起名利诱惑,忍受无尽的精神困扰,付出艰辛的智力劳作。因此,高校教师理应把求知创新、治学严谨作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品质。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求知创新,治学严谨,首先要求高校教师勤奋学习,孜孜不倦吸收新知识,钻研业务,精通所教的专业,了解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教学规律,做好教学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其次,高校教师必须紧紧跟踪所从事专业的前沿,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努力抢占专业制高点,积极推动学术进步,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贡献。再次,有鉴于目前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高校教师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要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反对沽名钓誉、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的不良风气,杜绝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请他人代写文章,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论著,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等等一切有背学术道德行为。在学术研究工作中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坚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坚韧不拔、实事求是、严谨自律、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自觉维护、遵守知识产权法,依照法律和学术规范,合理引用和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维护科学尊严,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摘 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极强的典范性,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把握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涵,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刻不容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求知创新、治学严谨;团结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高校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这本身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价值的体现。

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其内容可做如下表述: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高等学校教师在高等教育劳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是高校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普遍规律的概括和总结。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高等教育过程中人际关系的调整,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善恶评价,乃至高校教师道德作用的发挥,都必须通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那么,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规范呢?

1.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之所以把“爱岗敬业、奉献社会”作为高校教师首要职业道德规范,是由于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教育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崇高事业,它担负着传递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社会意识的职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当代国际之间的竞争,虽然经常地大量地表现为经济竞争,但其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教育竞争。而在教育竞争中,高等教育又有着特殊的作用。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高等院校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人类先进文明的神圣殿堂,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永恒伟大的事业,高等教育是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重要发动机。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高校教师则是一个神圣而责任重大的职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高校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启迪智慧,陶冶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为社会培养又红又专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又要潜心学术,严谨治学,搞好科学研究工作,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文化,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离开了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离开了高水平的高校教师,显然是不行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丰收,没有高校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努力是不可能办到的。因此,高校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极为重要和光荣的,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

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努力做到敬业、乐业,为民族、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行动和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品质。

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要与有关的人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在与诸多方面的关系中,教师与大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师是主要方面,起着主导的和积极的作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处理与大学生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是高校教师道德的主要内容。热爱学生是高校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努力做好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热爱学生又是高校教师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和重要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能使师生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起来,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赖,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劝导,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书育人之所以成为高校教师的职责和道德要求,是由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如果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抓学术业务不重视思想道德,势必贻误学生的健康成长,那就可能背离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办学方向,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显然这是有失于教师道德的。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高校教师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了解大学生,关心爱护大学生,引导他们既会做学问,又懂得如何做人,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其次,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摒弃陈旧的等级观念,要有民主的作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表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探讨学习和学术问题,建立民主、平等。再次,对学生既要悉心爱护,又要全面严格要求。一是严要有据,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学校和专业教育目标要求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严要有度,严得要合情合理,苛求和降低标准都不合适。三是严要有恒,要坚持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过去、今天和明天,不接收学生的“礼品”、“红包”,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打“人情分”、“关系分”。四是严要有方,要采取学生欢迎的、有效果的好方法,而不是粗暴强制,迫使学生就范。第五,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无论是公共课教学还是专业课教学,教师应积极探索,使用各种方法,寓思想教育于知识、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又受到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3.求知创新、治学严谨

求知创新、治学严谨既是高校教师道德不同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于普通教师的特质,是每一个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学术美德。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地方,对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要想教好书,毫无疑问自身的思想觉悟、创新意识、治学精神、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必须远远高于学生。教师要完成好教学任务,必须遵守求知创新、治学严谨行为的规范。不仅自己进行科学研究,而且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要完成好科研任务,更离不开求知创新、治学严谨。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探索性工作,它不仅需要不懈地勤奋学习,长期地知识积累,始终不移地探索创新,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经受起名利诱惑,忍受无尽的精神困扰,付出艰辛的智力劳作。因此,高校教师理应把求知创新、治学严谨作为自己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品质。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求知创新,治学严谨,首先要求高校教师勤奋学习,孜孜不倦吸收新知识,钻研业务,精通所教的专业,了解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教学规律,做好教学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其次,高校教师必须紧紧跟踪所从事专业的前沿,掌握最新学术动态,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努力抢占专业制高点,积极推动学术进步,为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作贡献。再次,有鉴于目前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问题,高校教师要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要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反对沽名钓誉、投机取巧、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的不良风气,杜绝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请他人代写文章,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盲目追求数量,粗制滥造论著,甚至篡改、伪造研究数据等等一切有背学术道德行为。在学术研究工作中高校教师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坚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坚韧不拔、实事求是、严谨自律、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自觉维护、遵守知识产权法,依照法律和学术规范,合理引用和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维护科学尊严,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欢迎到访:http:///%ba%ce%b3%b1 更多资源查看:http:///hechaoscut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品质篇3

谈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007.8园本培训材料)

办好幼儿园,努力提高保教质量,是每一所幼儿园追求的目标。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教学,后勤、安全、保健等工作都是为了教学工作而服务。因此,教育在儿童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要能完成奠基重任,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

一、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勇于创新、探索,才能全心全意地为幼教事业服务。只有热爱事业,才能把兴趣集中于教育,才会真心实意地爱幼儿、了解幼儿;只有热爱事业,才会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水平,真正成为幼儿的启蒙者。只有爱与心的交流,幼教事业才具有生命力。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二、要有健康良好的心态

现在幼儿教育的地位还是不高的,当了幼儿教师大部分人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就是有点成就,大都也只有圈内人关注。这样,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就很重要,如每天都高兴地面对纯真的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要多想我会得到些什么。其实时间长了,你也会得到不少东西,如家长的信任,孩子的喜爱,你的人生价值就会在幼教这平凡的事业得到体现,许多优秀的教师就是在年复一年的努力中成长起来的。

三、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体应做到:

(1)对人要有礼貌,不乱议论别人、家长和幼儿的不足之处。

(2)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和蔼可亲,乐于帮助别人,善于同别人交朋友。

(3)衣着大方、朴实、美观,给幼儿纯朴感。(4)对工作要有高度责任感,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并富有创造性。遇到困难不灰心,要有勇于振作的精神,努力克服困难并达到目的。

(5)不随便指责幼儿,对待幼儿之间发生的争执,要认真了解、分析、公平解决,要使幼儿心服口服。

(6)教师要热爱学习,认真钻研业务,才能指导幼儿学习,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四、要具有专业素养

要有正确的教育目的观 

作为教师应该明确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幼儿教育,才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一直以来,幼儿教育都是以小学的预备阶段存在的,一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信奉“提前开始、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要求幼儿园大量给幼儿教识字、拼音、书写、计算等等,甚至要求将小学书本内容提前灌输给幼儿。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一些幼儿园过多地关注了幼儿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习惯、兴趣的培养。这种幼儿教育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使幼儿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其实,孩子早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神童,而在于培养头脑灵活、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品质优秀、人格健全的孩子。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该是要让每一个人的潜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能自主地做事、自信的生活,体验到在幼儿园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应让幼儿感到学习的过程是在追赶美丽的蝴蝶,而不是追赶随时可能会蜇人的黄蜂。通过这几次的幼小衔接活动,我们也看到小学教育的转化,而我们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虽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需要教师、家长继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观,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能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缺乏教具演示,缺乏图案色彩,缺乏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堂上,老师总会要求幼儿“小手放在小腿上”“小手背后,乖乖坐好不准动”等等,幼儿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在游戏、生活中教育幼儿,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用,争取家庭、社区的支持与配合,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主动地发展。应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允许自由选择伙伴,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作为幼儿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

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 

在传统的观念中,老师总是权威的化身,老师总是对的,传统的师幼关系就是:我说你听、我教你学、我讲你做。在师幼互动中,由于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上,因此,在不少时间,幼儿首先是不被允许发起互动信号的,如在进行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首先要做到的是安静,而不是和教师发生交流和互动。又如,不少教师更为关注的是“班上是不是出事”、“有没有消极行为”,至于幼儿到底在干什么,或幼儿心理、情感上有什么特殊需要,教师并不在意;在师幼互动中,幼儿更多将自己定位为互动中的服从者,听从和遵守的成份更多,比如,要“好好和大人说话”、“想做什么必须向教师申请”等。教师没有把幼儿作为一个平等的个体,教师与幼儿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与互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与幼儿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系。因此,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尊重幼儿、信任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合作伙伴,是玩伴,是与幼儿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要求教师“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就是倡导师幼间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由于传统师道尊严思想根深蒂固,再加上本地区幼儿教师观念滞后,要真正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关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具备学习和反思的能力 

每一位教师都应有一颗求知心。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技能层出入穷,获取一劳永逸知识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在学习化社会里,幼儿园教师的生存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和学习过程。新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者、学者,而不单单是教书匠。如果我们还以陈旧落后的知识和方法去教人、管人的话,势必误人子弟。再加上,幼儿兴趣爱好广泛,好奇好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迅速回应儿童的需求,及时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维持儿童对周围事物与环境的探知兴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周围事物。如果教师对孩子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也有损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教师要给幼儿一碗水,自己仅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成为涓涓的小河。因此,教师要有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利用点滴时间去学习。

教师要学会反思。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孩子在活动中的反应和表现,老师就能够分析出主题的选择是否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所确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所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助于幼儿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获取知识经验,所有这些都需要老师进行反思。教师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波斯纳曾经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他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由于教师们整天埋头于组织教学、写计划、写总结、备教案等等,很少抬起头来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因而缺乏自我学习与反思的观念与能力,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最后,还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做到“五会”:会弹琴、会唱歌、会跳舞、会制作、会使用玩教具;“二熟练”:熟练掌握幼教法规、大纲和教材,熟练运用普通话组织教学;“一规范”:组织教育活动一定要符合《规程》要求,规范有序。譬如:能给幼儿讲动听的故事,并会按故事的情节模仿出不同的音调,绘声绘色地表演角色游戏,如模仿小青蛙跳、小狗叫、小白兔的可爱形态,模仿老奶奶的样子及语态动作……能编出幼儿喜爱的儿歌、谜语,能与幼儿共同体验游戏的快乐,把活动室及睡室布置得充满儿童情趣,并赋予教育性及美化性、娱乐性,使幼儿喜欢幼儿园。教师应该把教育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打下基础。

四、要爱孩子——赋予教师爱的魔力

德国学者斯普朗格曾经将“爱”比喻为教育“根”。在儿童教育中,“教育爱”不断滋养着儿童教育这棵“大树”,为其茁壮成长提供必需的各种“营养”,例如:教育爱可以满足儿童爱的需要,赋予教师神奇的“魔力”,是教育智慧永不枯竭的源泉等等。正是教育爱赋予了教师以神奇的魔力,使其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消极为积极”以及“化不可能为可能”。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有时,对孩子的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师的态度,不管是调皮好动的孩子,还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摸摸他的小脑袋,拉拉他的小手,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都会让孩子兴奋不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古语道: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幼儿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的爱,因为你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孩子也会用同样的爱来回报你。教师要把幼儿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容忍幼儿的缺点,尊重幼儿的话语权,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始终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孩子,热爱每一个孩子。有人说过这样段话:师爱,没有树高,没有花香,却有海的胸襟,山的脊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温暖的微笑,也许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孩子都报有期待,教师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聪明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孩子都有它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幼儿园里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也不存在这个孩子有多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这个孩子在哪方面聪明的问题。幼儿园里没有“笨孩子”“坏孩子”的说法,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作为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对他们进行激发、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使其在弱势领域也有进步。“罗森塔尔效应”就证明了期待对人的重要作用,即“你如果把一般的学生看作天才,对待他如同天才,他果真成了天才”。

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按社会准则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使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仪表等,都能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幼儿园里无小事,时时事事是教育;幼儿教师无小节,时时处处是楷模”。 “一颗心”与“七颗心”

作为幼儿园教师,有一颗“爱心”是前提,就是把自己全部的爱倾注在孩子身上,要无私、公正、无选择地爱每一个幼儿。特别对刚人园或生病的幼儿,教师更应该关心、照顾、理解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帮助和安慰。在此基础上,还须具有“七颗心”:

(1)细心。幼儿尚小,照料幼儿的一日生活需“细心”,细心聆听幼儿的心声,细心观察幼儿内心的喜、怒、哀、乐,从一点一滴中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

(2)耐心。对待幼儿要有“耐心”。特别是平时在解决幼儿问题时,首先要弄明幼儿之间争执的原因,然后公正得法地给予解决,这个过程也是教育孩子和树立教师自己形象的过程。对个别行为表现异常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去调查,听取家长意见,从而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3)童心。幼儿教师还需时刻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去感受幼儿心中的真、善、美,了解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们一起游戏(如扮演大灰狼、小白兔),与幼儿们一起想像、创造,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4)信心。幼儿教师对幼儿成长要充满“信心”。教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关注幼儿,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自身而言,永远充满信心就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就会具有豁达的人生态度。(5)诚心。幼儿教师还要有一颗“诚心”。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矛盾;幼儿教师只有诚心处理各种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上班工作安心,组织活动专心,班级活动齐心。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教师施展才华的天地,家长信赖满意的家园,社会称颂赞誉的园所。

(7)进取心。幼儿教师应有一颗永不褪色的“进取心”。积极研究教育理论,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方法,勤奋进取,提高自身素质,以科学的眼光观察幼儿,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幼儿,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幼儿。

浅谈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品质篇4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要有执着的事业心

幼儿园的日常工作是琐碎和平凡的,同时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孩子的行为会出现问题,有时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师特殊的照顾,在这样艰巨的工作下,许多教师不免会出现烦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传递给敏感的孩子,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坚定信念,保持一颗执着的事业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个性特征。一个对自己工作没有信心,消极懈怠的人是无法做好工作的。幼儿教师自身充满自信、自尊的人格,处理问题时也表现出自信都将感染幼儿,给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模仿榜样。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个性品质

幼儿虽然年龄幼小,但是也喜欢美好的形象。孩子们会说:“陈老师真好看,和妈妈一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教师什么都懂,其形象在他们眼中无比高大,老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是敬仰和崇拜的对象,老师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喜欢举止大方,亲切活泼,穿着得体的教师,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举止。

4、要有爱心和童心

教师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爱长相一般甚至丑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仅爱聪明的孩子,也爱发展速度缓慢甚至迟钝的孩子;不仅爱听话的孩子,也爱调皮的甚至有许多问题行为的孩子;不仅爱家庭背景富裕、社会地位高的孩子,也爱平民甚至家境贫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了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5、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教师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关注、接受和鼓励幼儿的谈话。

如教师关注地用目光注视幼儿,用点头、抚摩孩子表示鼓励和对孩子谈话的兴趣,使幼儿感到“老师很喜欢听我说”。教师在倾听孩子说话时要有耐心,细心揣摩和理解幼儿语言中所蕴涵的意义。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绪,使幼儿了解教师的想法。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个孩子老是打扰别人,影响其他小朋友听故事。教师可以说:“当听我讲故事时打扰别人,别的小朋友就很难听到故事,你自己也听不到,这让我觉得很失望。”

6、要有较强的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师要想给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儿教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能够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准备大量的教学具,让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以启发诱导的方式和发散式的提问形式,激发幼儿学知识的愿望,要变让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正确的师生关系。

7、要有自学能力

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跟上时代的变化。

推荐访问:幼儿教师 浅谈 应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