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10篇

篇一: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1一、总体要求

  以“生态农产品”为总体品牌形象,重点围绕粮食、畜禽、水产、果蔬、花木、食用菌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制定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把我市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探索出一条品牌强农、营销富农的发展之路。

  二、建设目标

  到20xx年,每个县区培育1-2个有区域特色,产品销售达5-10亿元的特色农业产业,2-3个有一定影响力和产业支撑力、销售过亿元的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全市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省级名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等新增15个以上;新增“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识产品230个以上,其中有机农产品5个以上;鼓励农业外向型企业境外注册商标,每县区培育1个以上出口创汇过500万美元的外向型农业企业。

  三、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引导品牌有序发展

  1.制定品牌发展规划。

  各县区要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

  扶强”的思路,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实施名、优、新产品的品牌培育;老品牌、老产业提档升级;生态农产品营销推广等三大战略,重点围绕各地特色产品和主导产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制订相应工作计划,打响生态农产品品牌。

  2.整合优质品牌资源。

  各县区要整合农产品资源,以“三名商标”(知名、著名、驰名)、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三品一标”为重点,聚力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对已具有一定品牌优势的农产品企业,要积极扩大基地规模,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对同类农产品品牌,要进行整合规范,切实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商标、统一地域标识,形成同一地域、同类产品保留1-2个品牌,改变小、散、杂的现状,避免恶性竞争;要强化地域观念,增强商标意识,把品牌和地域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地域标识商标注册保护工作。

  (二)夯实基础,强化主体培育

  3.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对有市场、有产品优势的重点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聚力扶持,做强做大;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要予以重点引导,扶持做大做强。沭阳县要大力扶持花木、食用菌、水禽等生产加工农业龙头企业;泗阳县要大力扶持食用菌、生猪、果蔬等生产加工企业;泗洪县要大力扶持优质稻米、水产等生产加工企业;宿豫区要大力扶持粮食、罐头食品和肉禽等生产加工企业;宿城区要大力扶持蔬菜种苗、肉禽等

  生产加工企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大力扶持罐头食品、蔬菜等企业;市湖滨新区要大力扶持水产养殖加工企业;市洋河新区要大力扶持蔬菜加工企业。要扶持企业建立基地,开展订单生产,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基地生产、产品营销和品牌推介。同时,要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瞄准国家和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企业来宿投资,为品牌培育提供后续资源。力争通过三年建设,各县区分别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以上,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个以上。

  4.积极培育合作组织和协会。

  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区域性产业联合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和协会在品牌培育中的作用,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大力引导和支持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自主创建原产地优势产品品牌,重点培育洪泽湖水产、骆马湖水产、成子湖水产、中扬青虾、戴场岛水产等水产品品牌,泗洪大枣、西南岗西瓜、泗阳鲜桃、洋北西瓜、丁庄大菜、南蔡蔬菜、华冲番茄、吴集白萝卜、茆圩草莓等果蔬产品品牌,梅花青壳鸡蛋、新袁羊肉等畜产品品牌,做响泗洪大米、泗洪大枣、泗阳杨树、八集花生、宿豫凤鸡等地理标志品牌。大力支持专业协会对已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原产地标识的申报。到20xx年,每个县区要支持2—3个合作组织或专业协会成功申报2—3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三)狠抓品质,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5.加强优质新品种的引进推广。

  市、县农业部门要充实蔬菜、水产等重点产业推广队伍,大力引导企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推广市场认知度强、效益好的优质新品种,深入基地指导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大力扶持果蔬新品种种苗的推广,实行种苗补贴政策,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降低市场风险。在品种的推广过程中,要强化农业质量标准意识,制定优势产业主推品种的地方标准,逐步形成一个品种有一套完整的生产技术规范,切实提升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6.加快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的同时,要根据国内外通行规则和市场需求,进一步推进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尤其是加快有机农产品基地的规划建设,20xx年底前,各县区要全面启动有机农产品(水产品)基地建设,每年各县区要分别新增500亩以上有机农产品基地1个。

  (四)做强营销,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

  7.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强化与上海、南京、苏州等大中城市对接,设立优质农产品展销店,在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设立农产品营销点,在大型超市设立优质农产品销售专柜,加强与企事业单位食堂、大专院校等农产品消费大户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全力拓展各类电子商务渠道,在京东、天猫商城等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区域综合性农产品销售店铺,到20xx年,各县区在国内主要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农产品销售店3个以上;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以全市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为载体,开展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和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农产品和市场更广泛对接;加强名牌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农业会展活动,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户外等多种载体上推介和宣传品牌,重点在国家、省级报刊和央视上宣传名牌农产品,提高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充分依托省、市主流媒体,制定实施名牌优质农产品营销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打响我市优质生态农产品品牌。

  8.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

  重点扶持水产品、宠物食品、果蔬罐头等三大农产品出口支柱产业发展,按照“龙头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强临淮、半城、龙集等水产品出口基地建设,以及新庄黄桃、太平山芋等出口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同时要积极把握国际农产品市场动态,拓展鲜切花、果蔬加工、畜禽产品等出口产业,提高我市农业产业的外向度。

  四、强化政策扶持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品牌培育、保护和宣传工作,奖励补贴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单位。

  1.鼓励品牌认证。

  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新获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江苏著名商标、江苏名牌产品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2.鼓励“三品”认证。

  对新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企业,分别给予1万元、2万元和3万元奖励。

  3.鼓励农产品出口创汇。

  对在境外新成功注册商标的农产品企业,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农产品企业到境外参加各类展销推介会的,按照摊位费的50%给予补助;对出口创汇过500万元美元的外向型农业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4.鼓励农产品品牌营销。

  对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网络销售平台开设综合性农产品销售店铺的,按“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创业的实施意见”执行奖励;对年销售收入(农副产品)首次突破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含粮食仓储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

  以上奖励不累加重复,以最高一级计奖。所涉奖补资金,市财政承担50%、县区财政承担50%。各地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和奖励政策,促进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五、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

  市政府将农产品品牌创建纳入对各地年度目标考核,定

  期督查,严格奖惩。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共同推动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同时加强品牌质量保证与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工商、质监、农业、文化、科技、商务、供销等职能部门和司法机关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和监管。

  2.强化责任落实。

  各地按照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做好农产品品牌发展规划和年度创建计划,制定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市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督导检查。

  各地要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品牌创建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年底进行考核评比,落实扶持奖励措施。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2为充分发挥我区农业资源优势,做大特色主导产业,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综合效益、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特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立足现有特色资源,重点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强化政府引导扶持,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制定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战略,建立层级递进的品牌培育机制,构建农产品品牌营销体系,完善农产品品牌管理机制,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把我区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全面提升农业整体形象,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二、建设目标

  ——到20xx年,农产品商标注册数量突破1500件,涉农中国驰名商标达5件,拥有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11件,拥有马德里商标注册5件。

  ——到20xx年,拥有市名牌农产品12个,省名牌农产品8个,省知名区域名牌农产品1个。

  ——到20xx年,宿豫莲藕、大兴瓜蒌、丁嘴金菜、顺河早酥梨、陆集芦蒿等特色产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拥有省级知名农业产业基地1个,省级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1个。

  ——到20xx年,拥有“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标识农产品300个。

  三、主要措施

  (一)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

  1.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立足全区现有特色产业基础,按照“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强化培育、扶优扶强”的思路,对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布局,制定品牌工作计划,打响宿豫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庄镇、仰化镇大力发

  展莲藕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4万亩。丁嘴镇大力发展金菜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1万亩。大兴镇大力发展瓜蒌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1.5万亩。顺河街道大力发展早酥梨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0.5万亩。陆集镇大力发展芦蒿产业,三年内种植规模达0.8万亩。来龙镇、保安乡、关庙镇大力发展稻虾共作等产业。

  2.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参与主导产业发展。

  招引国内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到宿豫从事特色产业种植、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营销。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主导产业发展和品牌培育中的主导作用,对有市场、有产品优势的重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做强做大。鼓励区内外种养殖大户到宿豫从事特色产业生产经营。

  (二)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和科技化水平

  1.加快农业科技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与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相配套的技术服务体系。

  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对接,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开展主要农产品高值化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全面提升农产品品牌科技含量。

  2.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进程,争创标准化示范区。

  鼓励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围绕特色产业开展系列标准化研究,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实现从种养到加工、从运输到餐饮的全程技术和管理规范的标准化,为品牌创建、运营和维护提供坚实基础。加大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力度,推动特色农业增效、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3.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技术指导力度,推广绿色高效农作物生产技术。

  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等违法行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推行农产品条形码制度,加快建立产销区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明确责任主体,确保质量安全。

  (三)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推广

  1.充分发挥产业协会作用。

  由区农委、市场监管局或乡镇牵头成立特色产业协会,主要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申报管理、农产品宣传推广和销售等工作,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和协会在品牌培育中的作用,引导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产销合同和服务契约。大力引导和支持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自主创建原产地优势产品品牌,重点培育新庄和仰化莲藕、丁嘴金菜、大兴瓜蒌、顺河早酥梨、陆集芦蒿等农产品品牌,做响丁嘴金菜、顺河早酥梨等地理标志品牌。大力支持专业协会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申报地理标志品牌。

  2.加强宣传营销体系建设。

  搞好推介策划,加强与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等媒体合作,在发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农业会展、购物节等载体推介宿豫农产品品牌。鼓励农

  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全力拓展各类电子商务渠道,在京东、天猫商城等网络销售平台开设区域综合性农产品销售店,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农产品销售。大力培育农产品经纪人,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为载体,开展农产品经纪人的培育和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农产品和市场更广泛对接。举办宿豫区“十大知名品牌”“十大知名商标”“最具影响力品牌”“最具竞争力品牌”等农产品品牌评比活动,创新性地开展各类宣传营销活动。

  (四)营造良好的农产品品牌创建氛围

  1.打造宿豫区农产品品牌创建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运营,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和管理数据库,开展品牌查询、培训、评估、转让交易、抵押及孵化等服务。

  2.加强对涉农商标和品牌的维权力度。支持乡镇、相关部门和企业注册商标创品牌,特别是加大地理标志品牌的创建力度,以品牌闯市场。加大对农产品品牌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种侵权行为,净化市场经营环境,保护品牌拥有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品牌创建和维护的积极性。

  四、政策扶持

  从区财政每年设立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中单列部分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农产品品牌培育、保护和宣传等工作,奖励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单位。

  1.对新获宿迁市名牌产品的农产品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新获“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以上的农产品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的农产品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新获江苏省知名区域品牌农产品的单位,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农产品经营主体,一次性奖励50万元。

  2.对新获农产品商标注册证的单位每件补助600元,对新获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的单位,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30万元;对完成商标国际注册的,每件奖励3万元。

  3.对主导制(修)订农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经相应标准主管机关依法发布的企业及有关单位,一次性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参与制定的减半奖励;对提出省级地方标准或技术规范研制项目并得到立项许可,作为主要起草单位的,经省级标准主管机关依法发布后,一次性奖励3万元。对新通过国家、省、市级标准化示范区(示范基地)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一次性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对新通过国家级、省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一次性分别奖励8万元、2万元。

  4.对获得“金枫奖”等省级表彰的单位,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新获得市级“十大农产品商标”“十大地产品商标”“十大农产品知名品牌”等称号的单位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新列入“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的单位,企业产品品牌奖励1万元、区域公用品牌奖励10万元。

  5.鼓励拥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出口。对经区政府批准的拥有自主品牌的农产品企业到境外参加各类展销推介会的,按照摊位费的30%给予补助;对出口创汇过500万元美元的外向型农业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6.围绕特色产业加大土地流转,鼓励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生产。规模基地类、设施种植基地类、农产品加工类等项目按《宿豫区生态高效农业奖补办法》规定申请奖补资金。

  以上项目,符合申报上级专项资金的,一律优先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其中奖补事项与区其它文件重复的,以此文件为准。以上奖补不重复享受,以最高一级计奖。奖补工作由区农产品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区财政依照程序拨付奖补资金。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区政府牵头成立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区市场监管局、农委、财政局、商务局、农工办、旅游局、地方志办、各乡镇(相关街道、园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的督查指导、考核奖励等。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工作落实。

  (二)强化督查考核。

  将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列入农业和农村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强化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定期督查品牌建设工

  作完成情况。各乡镇及相关部门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分解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落实。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督导检查,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年底进行考核评比,落实扶持奖励措施,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计划】

篇二: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分析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界定

  从字面意思理解,农产品区域品牌包含三个构成要素:农产品、区域和品牌。这里的农产品,主要指以农业企业或农户为主体生产经营的未经加工或初级加工的产品;区域是指能够向广大消费者提供一定数量农产品的行政或地理区域,既可以大到国家,也可以小到乡镇、行政村;而农产品区域品牌中的品牌,则以“区域名称+农产品名称”的表现形式,突出某个区域某种农产品的特色或差异性,使消费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及强烈的购买愿望,成为一个区域良好声誉、较高品质和悠久文化的综合表现。

  由构成要素可知,农产品区域品牌界定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区域名称+农产品名称”的形式,如“库尔勒香梨”、“龙口粉丝”等。目前,对农产品区域品牌认识最大的偏差是将多家农业企业(农户)共同使用的集体商标等同于区域品牌。如“新奇士”,这个由美国加州与亚利桑那州众多生产经营者共同所有的畅销世界的柑橘品牌,一直被品牌专家们视为农产品---------------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区域品牌建设的典范,但按照界定标准,它显然并不属于农产品区域品牌。

  二、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必要性

  与工业品只需建设产品品牌而无需打造区域品牌不同,由于农产品和区域的不能分离性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小规模分散性,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便是一种必然。

  (一)农产品和区域的不可分离性。对于农产品来讲,其品质与特色与其所在的区域密不可分。一方面农产品产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与方式会带来农产品在外观、口味上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农产品产地特有的人文气息与其品质、特色也联系紧密。如在云南,同为火腿,因产地的不同就分为“宣威火腿”、“诺顿火腿”等,它们给消费者的品牌印象相距甚远。对于消费者来讲,他们在选购农产品时往往只将其与产地联系起来,至于是产地中哪家企业(农户)提供的并不关注。

  相比之下,工业产品的品质只与所采用的技术标准相关,几乎不受地域的影响,因而许多工业产品可以跨市、省甚至跨国开展生产经营。消费者在购买工业产品时,他们考虑的重点是产品品牌而不是区域品牌。如“嵊州领带”在国内外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消---------------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费者在购买领带时会选择“巴贝”、“麦地郎”等嵊州知名产品品牌,而不是只要嵊州生产的领带都可以。

  (二)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分散性。按照迈克尔·波特的理论,由于农业属于零散产业,因此农产品的品牌化不仅受制于中小企业(农户)的规模,而且从成本费用上考虑也不合算。但是,如果同一区域内生产经营相同农产品的农业企业(农户)通过某种形式结盟,共同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不仅可以凸显农产品的地域特色,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也为受制于规模的农业企业(农户)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以比较低的成本费用开展品牌化运作。随着区域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农户)可以通过借助区域品牌的声誉快速成长,从中获取更多的品牌附加价值。

  与之相对应,工业产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是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在某一特定领域(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便形成了产业集群,而区域品牌被认为是产业集群的高级形式。但是,对于集群内的企业而言,它们之所以进入产业集群,是为了低价而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降低生产和销售费用;方便企业人才和技术的交流等,从而使自身产品---------------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的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至于区域品牌有无竞争力,它们并不特别关心。因此在打造品牌方面,它们更注重的是产品品牌而不是区域品牌。

  三、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前提条件

  品牌按照有无和能否注册,可分为实体品牌和虚拟品牌两类。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品牌如果没有或不能注册成为商标,就不能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法律保护的对象是实体品牌而不是虚拟品牌。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而言,有些可以通过注册成为实体品牌,如“金华火腿”、“五常大米”等,将不同区域同一农产品进行区隔,而大部分农产品区域品牌则是虚拟品牌,如“东北大米”、“广西龙眼”等,它们或者没有注册,或者不能注册,体现的是消费者对某一区域出产的某种农产品的抽象概括。因此,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前提条件是其能够注册成为商标。根据我国对于商标注册的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农产品区域品牌基本采用“区域名称+农产品名称”的注册形式,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目前,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有三条途径:(1)以《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2)以2005年发布的《地理标---------------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志产品保护规定》为依据,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申请;(3)以2008年实施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为依据,向农业部申请。

  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延伸

  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用“区域名称+农产品名称”来命名,可以说基本阻碍了其延伸的道路。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否具有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该区域所出产的特定农产品能否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即某种农产品必须与某一特定的区域密切结合,才能形成以该区域命名的农产品品牌,改变其中之一就会丧失品牌效应,如香梨与库尔勒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试想,“库尔勒龙井茶”、“杭州香梨”还能抓住消费者的心吗?正因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中的区域和农产品两者都只能固定不变,因此品牌延伸几乎不大可能实现,国内有学者提出可以采用加工产品延伸、特色店延伸、观光农业延伸等方式进行农产品品牌延伸。但是,这些措施只是扩大了农产品的用途,或者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品牌延伸。

  五、农产品区域品牌与农业企业(产品)品牌打造

  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农产品区域品牌所具有非竞---------------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争性和非排斥性很容易导致“搭便车”,即区域内农业企业(农户)可以自由地享受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带来的好处,却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因此区域内就鲜有农业企业(农户)愿意为打造区域品牌而进行投入。相反,有些企业(农户)还可能出现大肆消费区域品牌美誉度的现象,通过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产品,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结果便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整体形象遭到严重损害,守法的生产经营者因此受到株连。为了避免出现此类现象,国内很多学者提出,区域内的农业企业(农户)可以利用农产品区域品牌打造过程中所获得众多资源(诸如政策、信息、资金、人才等)来建设自己的企业(产品)品牌,既可以搭区域品牌的顺风车,又不被区域品牌所制约,保持自身品牌的独立性与差异性,即采用“小名”(企业品牌)+“大名”(区域品牌)的方式来有效避免“一损俱损”的情况出现。

  然而,笔者认为,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分散性是导致单个中小企业(农户)品牌建设难以成功的主要原因,这才使得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必要。单个中小企业(农户)在“大名”(区域品牌)基础上建设自己的“小名”(企业品牌),结果必然是企业品牌多、杂、散、小,区域品牌建设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对绝大---------------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多数规模较小的企业(农户)而言,品牌建设的重点应是区域品牌而非企业品牌。当然,对于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而言,在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企业品牌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作者:赵越超

  曹垣

  俞杰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篇三: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农业产品品牌建设工作方案

  为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有关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以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为重点,突出农业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资源,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做大企业品牌,做优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树立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带动力明显的农产品品牌,提升科技支撑,着力打造知名的农业品牌集群,引领特色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实现乡村振兴打好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发挥顶层设计、政策支持、标准制定、监督管理、积极宣传等引导作用,强化服务,推进品牌建设行动,构建扶持农业品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农业品牌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坚持企业主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在品牌创建中的主力作用,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加大品牌培育和营

  销推广力度。引导市场主体运用品牌理念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科技创新,遵循市场准入、市场竞争规则,提升品牌价值。

  3、全链系统谋划。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着眼三产融合发展,围绕育种、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环节,统筹谋划农业品牌,加强标准化建设和溯源管理,提高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

  4、坚持标准规范。建立农业品牌标准化体系,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发展,发挥标准的基础保障、技术引领作用,实行最严格的区域公用品牌准入制度,加强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全环节质量管控,提高品牌公信力和市场影响力。

  5、坚持量质并举。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深入挖掘资源潜力,以质量和诚信创建知名品牌,走以质取胜的农产品品牌发展道路。

  6、坚持协作联动。坚持政府与企业、协会统筹协调,各级部门横向联动,上下一体,共同推进,形成层层突破、全面开花的工作局面,构建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的农业品牌建设机制。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生态农业品牌定位,着力打造优质农业品牌,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农业企业品牌为支撑、农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形成“突出重点、分级培育、带动全局”的品牌建设新格局。力争在3年内,使农业品牌化水平显著提高,品

  牌产品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忠诚度、品牌溢价增值效应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1、打造多层次协同联动的品牌体系。创建3个省级优质农业品牌,以“绿色优品”为引领,树立优质农产品总体品牌形象。打造5个优势农产品品牌系列,选择具有特色、产品优势突出的农产品,重点打造省级单品形象品牌。做强区域公用品牌,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布局,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品牌提升,加快发展市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培育500个领雁企业品牌,稳固农业品牌全国领先地位,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本土企业品牌,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品牌。

  2、显著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制定一批争创国内一流品牌的制度标准。实行“一品一案一模式”分类创建办法,强化高端形象创意设计和宣传推广。充分挖掘各地区域公用品牌的核心价值、文化内涵,提高品牌整体影响力。打造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品牌,品牌附加值显著提升。

  3、大幅提升品牌经济贡献率。以高端精品品牌为引领,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融合化发展的品牌农业发展新格局。通过品牌农业带动,进一步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绝对值双超全国平均水平提供支撑,加速完成农业品牌大转变。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品牌质量安全提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大力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扩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规模,通过打造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引导企业开展信息化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1、有机农业标准生产基地。着眼发展绿色高端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规范、生态循环的有机农产品种养基地。2023年,创建30个有机农业标准生产基地,有机农业基地面积达到300万亩,10个有机畜牧养殖场;到2025年,创建60个有机农业标准生产基地,有机农业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20个有机畜牧养殖场。

  2、绿色农业标准生产基地。围绕地方主要农产品,依托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区、农业示范区,创建一批标准化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023年,创建200个绿色标准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000万亩,10个绿色畜牧养殖场;2025年,创建400个绿色标准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2000万亩,200个绿色畜牧养殖场。

  3、质量标准管控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管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农产品有序纳入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标准可查询、生产可监控、销售可追踪、产品可追溯。

  4、品牌生产标准体系。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在农产品公用品牌标准体系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加快完善和制定、修订操作性强的各产业链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从基地环境、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产品分等分级、贮藏运输、包装标识等生产全流程,制定主要授权品类及其深加工品的生产标准,并逐步延伸至所有品类,以实现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品质、加工包装全产业链的品牌标准体系全覆盖。

  5、农产品冷链流通设施。鼓励骨干批发市场建设冷链物流设施,支持物流企业、品牌经销企业建设产地云仓及异地存储云仓。鼓励品牌企业建设餐饮食材供应链平台,发展“原料基地+厨房+物流配送”新业态。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加快补齐产地基础设施不足短板,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降低鲜活农产品损耗,提升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

  6、提升农产品企业加工能力。加大农业和农产品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引导农产品品牌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开展技术研发改造,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加工能力,为品牌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支持开展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与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批推动农业产业拓展和农产品价值提升的关键技术和特色产品。

  (二)实施品牌孵化培育。统筹农产品品牌设计,完善品牌发展

  环境,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专业化水平,增强各类主体品牌意识,尽快提升农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1、提升创意水平。加强品牌定位、消费行为研究,结合自身优势、产品特性、产业结构等因素,明确特色优势明显的品牌定位,建立品牌发展模型。结合区位优势、文化特色,强化灵魂注入,分层次挖掘区域公用品牌和领雁企业品牌内涵。推动创意设计在包装、功能、品牌方面的应用,提高农副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2、提高品牌意识。依托农业品牌创建工程协同创新推广体系,采取普惠式轮训与精准式培训相结合,加大农业品牌建设培训力度。细化目标职责和项目清单,明晰战略架构、战略目标、组织模式、管理体系及战略路径等内容,逐步形成创建品牌、培育品牌、宣传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意识。

  3、改善品牌环境。创新投融资创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品牌农业建设。打造最权威、最便捷的品牌农产品交易平台,提高品牌农产品溢价能力。鼓励中小品牌抱团发展,通过融资、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品牌、大企业、大集团,形成规模效应,构建集群发展格局。

  (三)实施品牌传播推广。围绕提高农产品社会影响力、公信度和市场竞争力要求,综合利用新媒体等渠道,加大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

  1、强化线上宣传。一是拓展宣传推广渠道。加强与主流媒体深

  度合作开展系列宣传,投放宣传片讲好品牌故事;各级融媒体矩阵全年宣传,结合旅游、气象短信推送宣传品牌。二是利用新媒体宣传推广。搭建视频号和微商城,结合旅游资源开展线上融合推介;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型自媒体进行产品和活动宣传,适时举办“鲜品”品牌达人、直播带货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充分利用线上信息平台,建立线上品牌馆,开展品牌宣传推广。

  2、线下广告宣传。一是拓展地方市场。举办品牌发布会和品牌专场推介会,扩大品牌影响力。积极引进“互联网+”、“众商模式”、“私人定制”等新兴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推进“旅游+”“健康+”“文化+”融合发展,建立农产品公用品牌展销馆。在高铁、机场等人口密集区的广告位进行品牌传播;引导游客中心、旅游景点、乡村景区、驿站、农家乐等场所大力推广品牌展柜销售。二是加大出口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和国内外品牌专业展会、节庆活动等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推广农产品公用品牌。

  3、主题活动宣传。借助“品牌日”活动契机,确立每年品牌宣传活动月。开展品牌评价发布、品牌促销、品牌招商、品牌宣传系列活动,营造壮大农业品牌发展良好氛围。利用全国“质量月”等活动,整合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媒体宣传资源,集中发力,全线推广优质农产品。

  (四)实施品牌保护利用。加快形成创品牌、管品牌、护品牌、强品牌的联动机制,建立科学的品牌评价体系,加强对农业品牌的管

  理与保护,展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的真正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1、推行品牌目录制度。依托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评价等形式,遴选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统一纳入农业品牌目录库。制定品牌目录遴选规则,建立完善的品牌考核与退出办法,实行能进能出动态管理机制,并纳入数字化管理平台,优先推选目录品牌参加全国品牌推介评价活动。开发农产品品牌电子图,通过微信公众号、农业信息网等平台发布,提升入围农业品牌知名度。

  2、完善品牌评价体系。制定公用品牌评价管理办法,明确农产品公用品牌体系内品牌的征集范围、推荐程序、评价标准、奖惩机制。细化市县及乡镇农产品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在品牌规划、品牌培育、基地建设、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品牌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和量化指标,依据品牌评价标准,做好品牌挖掘、遴选、培育工作。严格执行准入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提高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公信力。

  3、发布品牌评价信息。每年组织评价发布一批代表地方特色和产业发展水平的“一县一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鼓励地方和企业参加国家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组织的品牌价值评估、品牌评定、发布和推介活动。

  (五)实施品牌营销赋能。加强国内目标市场、消费人群的调查

  研究,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增强农业品牌市场竞争力。

  1、拓宽线下销售渠道。开展精准地调,有计划在一线城市建立一批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营的品牌旗舰店和连锁店,统一品牌授权管理,统一标识设计,打造优质农产品形象展示窗口、区域销售代理中心,为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联动国内大型超市,建立“农产品品牌专区”,突出地域特色,集中展示展销。开展专项营销行动。

  2、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指导品牌主体入驻大型电商平台和自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带货、融媒体宣传、短视频推广等形式,扩大网络营销规模。在大型电商平台建立“品牌农产品专卖店”,发挥原产地官方旗舰店、官方电商平台作用,推动线上销售农产品。建设直播共享基地,组织开展系列直播带货活动,扩大品牌农产品网络销售规模。

  3、依托节会推广营销。组织品牌主体参加国内外大型农业展会、招商推介、品牌评价、品牌营销、推介洽谈等活动,展示统一形象和标识的全新优质农业品牌形象。在国际展会上开设品牌农业专馆。开展地方合作,探索建立农产品货运及信息发布平台,推动特色农产品双向销售。

  4、推进产销精准对接。组织一线城市农产品品牌营销活动,组织路演、专题推介和招商活动。开展市场拓展活动,鼓励农产品品牌企业对接商贸流通主渠道,推动农产品在主销区进市场、进商超、进餐企、进社区。组织“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建立稳

  定产销关系,开展地头直销、产地直供、物流配送等业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业品牌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各区县要把农业品牌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督促考核,形成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农业农村负责农业品牌顶层设计,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管理工作,负责辖域内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打造和知名企业品牌推介,指导做好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及管理,实现品牌共建共享。各区县支持企业做好特色品牌产品研发。加强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品牌发展,制定品牌建设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建立推进体系。细化实化品牌农业建设工作任务,品牌农业工作专班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具体落实推进任务。制定任务清单,建立健全工作推进体系,清单化管理、一体化推进,明确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及责任部门、责任人。结合品牌农业建设方案,相关部门、各市(地)、县(市、区)要结合产业优势和特色产品,做好本地品牌农业建设方案,形成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品牌布局。

  (三)加大政策扶持。各级农业农村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持续推进农产品营销行动,充分调动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品牌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对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取得绿色有机认证和地理标志认证、优秀区域公用品牌、优秀企业品牌

  等荣誉的,给予政策扶持,系统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四)建立考核体系。工作专班制定《品牌农业工作专班考核评价细则》《品牌农业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分季度和年度开展考核评价工作,通过工作调度、自查自评、实地查看等方式,考核评价各市(地)品牌农业建设工作质效,及时通报评价情况。

  (五)建立问责体系。要建立健全品牌农业督导检查、问题反馈、建档整改、整改核查、责任追究、成果总结等工作流程。市地专班任务质量未达标,省级专班及时下发督办单,挂牌督办;年度重点工作推进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未按时完成任务的,采取适当方式处理,传导工作压力,推动工作落实。

  (六)营造发展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加强对农业品牌建设工作宣传,总结推广品牌保障、培育、宣传、营销、服务、监管等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同和支持,进一步激发创建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农业品牌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篇四: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篇五: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最新资料推荐………………………………………

  山东: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一、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农产品品牌覆盖率和品牌价值不断提高,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较大成绩。截止2013年底,全省“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6100个,“三品”原料产地面积2752万亩,总产量达到3210万吨,产品认证数量和基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在农业部组织开展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网络投票评选中,先后有烟台苹果、威海刺参、金乡大蒜等33个品牌荣获该荣誉称号,入选数量位于全国前列。应当说,山东省农产品市场能够形成省内、省外和国外市场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农产品出口能够实现连续14年领跑全国,与品牌优势地位是密不可分的。

  二、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立足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各地都立足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认证管理工作,挖掘传统品牌资源的潜力,培育区域特色品牌,烟台苹果、莱芜三辣、章丘大葱、胶州大白菜等众多传统品牌支撑起一大批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同时,如章丘鲍芹、马家沟芹菜等一批新兴区域特色品牌,在带动区域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3………………………………………………最新资料推荐………………………………………

  (二)壮大生产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品牌。在推进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积极引导企业创建自有品牌,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牌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壮大。近年来,涌现了“张裕”、“鲁花”、“金锣”等上百个知名企业品牌。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也已经成为品牌建设生力军,涌现了寿光“绿源”、莱芜“明利蔬菜”,日照“贡青”等众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另外,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奠定品牌发展的产业基础。目前,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达到6330个,专业镇280个,已认定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镇70个、省级40个。

  (三)搭建宣传推介平台,努力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我省每年都组织举办和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型农业展,包括寿光蔬菜博览会、全省名优农产品精品展、全国农交会、全省农交会等。2013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就组织农产品交易会、推介会、产销对接活动60余场次,参加企业和单位19000多家,参加人数1000多万人次,贸易成效额800多亿元,有力地提升了山东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了山东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四)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全省农产品品牌建设。近几年,各市在发展农产品品牌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工作,对指导全省其它市地发挥了榜样力量。如临沂市委、市2/3………………………………………………最新资料推荐………………………………………

  政府高度重视基地品牌建设工作,该市2013年出台了《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升沂蒙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水平扩大“生态沂蒙山、优质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意见》,市财政设立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补助、生产基地创建奖励、品牌创建奖补。济南市制定出台了《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设立专项资金,2012年评选认定出30个济南市名牌农产品和10个济南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塑造出章丘鲍芹等一批特色突出、效益明显的品牌农产品,使农产品价格得到溢价。

  三、问题与对策

  从我省实际情况看,目前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还普遍存在认识还不到位,忽视了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

  品牌建设主体实力不足,“群山多、高峰少”,射带动能力不强;品牌形象趋同,缺乏个性特征、文化底蕴;全省扶持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缺乏强有力的推进手段等诸多问题。

  目前,我们正借鉴借鉴江苏、云南、湖北等省份的经验做法,结合我省实际,着手拟定《关于加快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见》,力争到2020年,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品牌大省的转变。

  3/3

篇六: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思路农产品是农民的重要收?来源,是维持?常?活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及销量呈上升趋势,但是不可避免地发现农产品的整个经营模式是相对落后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没有树?正确的品牌观念。树?品牌观念品牌观念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发展前提,树?正确的农业品牌观念才能打造更为优质的农产品品牌。正确的品牌观念能够使得农产品的经营模式更加容易打动消费者,促进农产品的销售量。以消费者出发,为消费者切实考虑,挖掘消费者的?理需求,才能树?正确的品牌观念,才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加强品牌观念需要??宣传农产品品牌,可以利?电视?告、现场促销活动、?络互动、融媒体营销等途径进?品牌的宣传。此外,品牌观念还需渗透到每个农民的思想意识中,农民是农产品?产的重要主体,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存在。应重视在农民中进?品牌观念宣传?作,这样才能提升品牌运营的效率。例如,可以定期聘请农业发展??的专家来农村进?品牌建设的讲座,提?农民的整体品牌素养,加强品牌观念的培养,也可以组织农民代表到品牌建设成功的地区进?观摩学习,进?提?他们的品牌观念认识。实现三产融合的要点产品质量问题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选因素,质量不达标,即使价格优惠,也不能真正满?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产品质量是消费者最终选择购买农产品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品牌建设的核?保障。所以要格外注重产品质量,定期对产品质量问题进?检测与评估。质量的监督不仅仅是要求销售这?过程保证质量,还应对种植、培育、?产、包装、销售、服务等?系列过程进?质量监督。需要政府部门建?专门的质量安全监督机制,保障农产品从?长到销售再到服务的整个过程的优质化服务,保障农产品?产、加?、批发等各个阶段都具备质量安全检测条件。注重特?经营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要突出特?才能保障品牌的长远发展。注重特?经营,拓宽农产品的经营渠道能够提?品牌建设的竞争优势。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农产品经营?向市场化与国际化。建?绿?经营模式,不盲?追求利益,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营造?个长远的发展环境。要善于结合当地地区的地理因素以及环境特?,打造专属于当地地域农产品的品牌特?。也可以成?专门的品牌建设?作?组,具体研究品牌建设?作,推进农产品品牌快速融?市场,为农产品?向国际化奠定具有竞争优势的基础。注重商标注册重视农产品的商标注册才是保障农产品品牌经营与发展的长远之道,这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形资产。只有将农产品进?商标注册,才能够更好地得到法律的保护,进?促进农产品品牌的形象维护与品牌经营。注重农产品的商标注册?作,对于提?农产品的销售产量、为农民创收、促进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不但可以提?当地农产品的销量,更重要的是能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是推动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加强农产品品牌经营建设,能够极?推动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及扩?,改善和提?农民的?活?平,为农民创收。

篇七: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农村电商编辑?邢汝悦打造农产品品牌四大步骤什么是品牌?字面上讲“品”由三个牌塑造尤为重要。“口”字组成,“牌”即为碑,口口相传凸显品牌优势。农产品带给人的形成好的口碑,这就是品牌的效应。生活理念是“有机、生态、无公害、新当前国内农产品存在生产销售分散、鲜、时尚、安全”,但是不能同时强调品牌意识不足等问题,对农产品品牌化形这么多特点,特点太多,等于没有特成了较大阻力。如何做大做强农业品牌?点,不妨从产品的加工技术、种植技术加强品牌战略要解决哪些问题?等方面来挖掘跟别人不同的卖点,再来强调产品本身最主要的特色。何为品牌农业?让品牌引发联想。比如说到大米,品牌农业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原点,消费者就会想起东北五常大米;说到食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工业化经营为理用油,消费者就会想到金龙鱼、鲁花;念,以品牌营销为路径,打通一二三产说起海参,就想到威海的刺参;说起橙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消费者受子,就总会想起褚橙。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精准品牌的推广。高端农产品定位通常只有一小部分人,但如果锁定住如何打造农产品品牌?这些固定消费群体,也会有很可观的收品牌定位。想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益。尤其是目前这类群体的消费理念越如何创响乡土品牌近年来,各地创响一批“独一份”二是打造一批区域类乡土品牌。围的“乡字号”品牌,引领乡村特色产业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积极发展多样化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其重点是抓特色种养,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好“四个一批”。支持建设规范化乡村工厂、生产车间和一是开发一批产品类乡土品牌。精心家庭作坊,全面提升特色农业的绿色挑选“小而美”“精而美”“颜值高”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水平。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产业,改善加工工艺和三是创响一批企业类乡土品牌。支生产条件,强化质量管理和认证等,深度持企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挖掘文化传统、发掘价值内涵,培育口碑绿色生产方式,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分好、过得硬的乡土产品品牌。级及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实现从22来越理性,追求产品安全的同时也会注重性价比,他们更希望买到有价值的产品,所以,找到与消费者的契合点,注重实效进行整合营销传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远去,现在不少知名大企业也在重金投入做产品宣传。所以,一个地方的农产品要打出品牌,一定不能“贪多”,要立足资源优势,挖掘农业特色,突出差异化;要树立产品信誉、培养市场信任、赢得消费者信赖;同时,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品牌,因为对农产品来说,质量最重要。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才是生命力。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管,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四是发掘一批工艺类乡土品牌。加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编印能工巧匠名录,精炼乡土品质、讲好乡土故事,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传承乡村文化根脉,打造地域专属性越强、稀缺程度越高的乡土品牌。.com.cn.AllRightsReserved.

篇八: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139.com)ZHIFUSHANGQING致富商情农产品建立相应的品牌,能够提升价值,提高收入,还能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为拓展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了竞争力。致富提醒··业内专家建议,农产品品牌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品质优化 选择优质的品种,并采用科学种植方式以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保证外观、新鲜度、口感等方面的优质,相比较同类农产品有属于自身的特点、优点,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可,营造出属于自己的农产品特色。品牌设计 这方面应从品牌命名、包装设计、产品价格、品牌概念、形象风格、品牌适用对象等多方面考虑。能让消费者最直观感受到的是品牌名称和LOGO,应该简单明了,容易被大众记住;同时最好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赋予自己的产品一定的故事性,以情感、文化内涵来打动人心。商标注册 及时对品牌化的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这样才能保证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商标,避免了产品品牌化基本成熟,但注册商标时发生已被别人抢注的情况。市场营销 农产品品牌化之路需要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使其  创新谱写致富经。农产品品牌打造五步骤能够被更多的消费者认知、认可,应合理制定市场营销方案。增加农产品的曝光度必不可少,可以结合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方式,如参加各种展会及活动进行宣传,结合现在新兴的网络直播形式等。需要强调的是,所有营销成功的前提是产品品质优良,如果没有质量过硬的产品,营销手段再好也不会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同。适应发展 市场在不断变化,竞争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只有不断对农产品进行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才能保证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更好带动的市场占有率,从而确保品牌化所带来的效益。如不断的品种改良,或者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处理,以开发更多的市场空间。

  (孙梦)17

篇九: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农产品品牌建设方案

  (2023-2025年)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的通知》》精神,做好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有关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农业强市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打造更具影响力和消费者忠诚度的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在品种、品牌、品质上下功夫,解决农业品牌“小、散、弱”问题,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提升品牌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特色的品牌强农兴农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更好地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撑,创造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品牌的社会环境,建立支持和保护品牌建设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激发农业品牌发展内生动能。

  (二)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以系统化思维开展品牌建设,综合

  统筹、设计、研发、生产、宣传、营销等要素,高水平谋划农产品公用品牌。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建立健全品牌管理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发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和推动农业品牌建设,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三)立足特色,品质保证。立足特色区域资源禀赋,以优势产业链为基础,实施差异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建设路径。严把质量安全关,走质量兴农,以质取胜的道路,通过产品定位、标准实施、全程监管,全面提升的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

  (四)自主创新,文化塑魂。围绕良种资源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矩阵塑造等方面,充分发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通过商标注册、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自主品牌,丰富品牌内涵,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

  三、工作目标

  按照“区域公用品牌+特色产品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模式开展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推动“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统一产业链布局、统一品牌标识、统一管理机制、统一品控标准、统一市场形象,提升品牌附加值。

  2023年定位“基础建设年”。成立“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管理办公室,搭建完善品牌运营体系,建立公用品牌授权产品目录,引导打造农产品公用品牌20个以上,乡镇农产品公用品牌20个以上,企业品牌达到20个以上。建立“鲜农”品牌示范基地20个,授权

  企业使用“鲜农”品牌超过20家,授权农产品使用“鲜农”品牌超过20个。

  2024年定位“品牌提升年”。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达到10个,市县级农产品公用品牌达30个以上,乡镇级农产品公用品牌达30个以上,企业品牌达到30个以上。建立“鲜农”品牌示范基地30个,授权企业使用“鲜农”品牌超过30家,授权农产品使用“鲜农”品牌超过30个。

  2025年定位“效益呈现年”。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达到30个,市县级农产品公用品牌达50个以上,乡镇级农产品公用品牌达50个以上,企业品牌达到50个以上。建立“鲜农”品牌示范基地50个,授权企业使用“鲜农”品牌超过100家,授权农产品使用“鲜农”品牌超过100个。

  四、工作任务

  (一)品牌支撑体系建设工程

  1、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整合、完善、优化农业品牌发展的相关规划,实施品牌培育工程。在农产品公用品牌统领下,实现各级农产品公用品牌有序联动,促进市县、乡镇、企业品牌协同发展。科学指导品牌运营管理,制定品牌传播计划,细化目标职责和项目清单,明晰战略架构、战略目标、组织模式、管理体系及战略路径等内容,利用子品牌的特色、质量优势提升母品牌的知名度,借助母品牌的影响力拓展子品牌的发展空间,实现母品牌和子品

  牌良性互动,带动更多质量稳定、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入公用品牌。

  2、夯实品牌政策支撑。以农产品公用品牌为引领,出台和完善“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相关政策措施,规范标准制定、认证实施、机构管理、标志使用和监督管理。采取签订许可使用合同、统一宣传标识、不定期监督检查等方式,对公用品牌许可使用进行全过程规范,保护公用品牌专用权。建立农业品牌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鲜农”建设。

  (二)品牌形象体系建设工程

  1、打造视觉识别体系。加强政府主导,统一形象标识,结合生态、地域、文化等元素,打造“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主形象标识,构建可识别、差异化、立体化的品牌形象体系,统一规范使用品牌传播符号,强化品牌消费认知。推进“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主体形象标识在国内外进行集体商标和版权登记,取得产权保护。

  2、加强标识推广应用。加强全媒体宣传推广,重点聚焦新兴媒体,优先农业系统推广应用“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标识,统一文件封面、办公耗材、活动物料、会议背景、宣传海报等的应用。拍摄专题片,有针对性地在特定区域定期投放,以公益广告形式在媒体进行宣传推介。统一在“鲜农”品牌示范基地的导视系统中应用公用品牌标识,并逐步在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化示范基地(园区)等推广应用。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标识在农业系统中全覆盖。

  (三)品牌生态体系建设工程

  1、构建自上而下品牌生态。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平台主体作用,以消费者认可为目的,延伸品牌生命力,提高品牌影响力。围绕重点农业全产业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市县、乡镇农产品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培育及市场营销、日常监管检测、配套设施投入、培训和服务等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公用品牌统筹机制,充分调动各市县及乡镇的积极性,打造龙头企业、核心优势产区和文化支撑体系,有效带动各农产品公用品牌集群发展,提升“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品牌活力与市场魅力。

  2、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探索柔性和刚性相结合的“鲜农”母子品牌经营机制,建立品牌管控制度体系和品牌危机管理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品牌结合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形成“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统领下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品牌矩阵,实现每个“鲜农”旗下授权企业均具有明确的品牌定位,鲜明的品牌名称、企业标识、宣传用语等。

  3、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依托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和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品牌核心价值,提升品牌整体价值度。引导中小微型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标识商标注册和保护,培育自主品牌。发挥农产品公用品牌的链接支撑作用,推进市县、乡镇多级赋能,对符合准入门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施行分级授权管理,进而形成“省级公用品牌+市县级公用品牌+乡镇级公用

  品牌+企业品牌”相互提升、协同推进、共享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品牌标准体系建设工程

  1、建立公用品牌准入标准。根据“鲜农”品牌定位和质量要求,建立“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授权管理规范,明确准入准出标准和奖惩机制。制定农产品公用品牌认定和评价机制,建立农产品公用品牌和品牌企业评选与认定办法,完善年度检查,随时抽查、公众监管等省级农产品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评审管理办法;形成统一领导,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参与的专家团队,每年评选一批市县级农产品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名单进行发布。加强证后监管,组织对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开展监督检查、绿色食品企业年度检查。

  2、健全品牌生产标准体系。认真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在农产品公用品牌标准体系基础上,围绕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加快完善和制定、修订操作性强的各产业链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从基地环境、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管理、农产品分等分级、贮藏运输、包装标识等生产全流程,制定主要授权品类及其深加工品的生产标准,并逐步延伸至所有品类,以实现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品质、加工包装全产业链的品牌标准体系全覆盖。

  3、加强品牌示范基地建设。发挥龙头企业组织化、产业化优势,鼓励品牌授权企业积极推行“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制定创建“鲜农”品牌示范基地认定标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产业带项目建设,建设一批规范标准的农产品种养基地。力争在2025年底前打造“鲜农”品牌示范基地30个,推行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带动全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五)品牌评价体系建设工程

  1、构建品牌价值定位。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动,系统梳理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和地域人文等资源,挖掘品牌价值基础,开展产品特性分析、消费调查研究,提炼品牌核心价值,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人群定位和价值定位,彰显“鲜农”特有的农业生态及文化价值。

  2、建立公用品牌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鲜农”品牌为核心的市县、乡镇三级的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制定《农业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技术规范》、《农业品牌企业价值评估与核算方法技术规范》等标准,支持农产品公用品牌开展产品品质分析评价,筛选农产品特征性品质指标,初步构建农业公用品牌和农业企业品牌价值核算体系,为建立健全公用品牌市场化机制提供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产品内涵。

  3、制定公用品牌评价管理办法。明确“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体系内品牌的征集范围、推荐程序、评价标准、奖惩机制。细化市县及乡镇农产品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在品牌规划、品牌培育、基地建设、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品牌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和量化指标,依据品牌评价标准,做好品牌挖掘、遴选、培育工作。严格执行准入退出机制,实施动态管理,提高“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公信力。

  4、开展公用品牌评优。鼓励“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旗下市县农产品公用品牌申报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探索开展品牌价值评估,委托第三方品牌权威评估机构,对优势产业链的农产品公用品牌进行价值评估,每年定期发布农产品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和竞争力指数,鼓励参与全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品牌宣传营销体系建设工程

  1、强化线上宣传。一是拓展宣传推广渠道。加强与本土主流媒体深度合作开展系列宣传,投放宣传片讲好品牌故事;各级融媒体矩阵全年宣传“鲜农”品牌,结合旅游、气象短信推送宣传“鲜农”品牌。二是利用新媒体宣传推广。搭建“鲜农”官方视频号和微商城,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线上融合推介;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型自媒体进行产品和活动宣传,适时举办“鲜农”品牌达人赛、直播带货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充分利用线上冬交会信息平台,建立线上品牌馆,开展品牌宣传推广。

  2、拓展线下推广。拓展省内市场。举办“鲜农”品牌发布会和品牌专场推介会,扩大品牌影响力。积极引进“互联网+”、“众商模式”、“私人定制”等新兴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推进“旅游+”“健康+”“文化+”融合发展,建立“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展销馆。促进农产品集散流通,加强农业品牌主体与商贸流通主流渠道对

  接,推动农业品牌进学校、进机关、进商超、进餐企、进网络、进景区,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重点宣传推广“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利用新闻媒体和国内外品牌专业展会、节庆活动等平台,全方位、立体化推广“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

  3、加强品牌文化赋能。推动农产品公用品牌与地域文化融合,深度挖掘传统农耕文化、文化精髓,加快具有传承区域民族历史和农耕文化的独特气质和文化根基等元素融入农业品牌,提升农业品牌文化内涵。强化“鲜农”文创产品研发,加快推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举办“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大赛和文创活动,激发农业品牌创新创意氛围。

  (七)品牌管理体系建设

  1、强化品牌运营管理。引进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鼓励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跟进、农民积极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加快形成大中小并举的品牌主体集群。聚焦公用品牌授权管理,设置“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管理办公室,创建品牌管理平台。建立“鲜农”品牌授权产业产品目录,加强公用品牌培育和授权管理、保护、品控、营销等方面建设。加强对“鲜农”授权使用主体的监督检查,建立退出和失信惩戒机制,落实对品牌农产品的跟踪动态管理,以品牌目录的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实行社会监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点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力强、发展势头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推动数字品牌管理。通过创建“鲜农”农产品公用品牌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农业品牌大脑(农业基地数字地图)”,建立“一企一码”,引导品牌主体运用数字技术,优化管理服务,完善业务流程,推进品牌管理、市场监测、展销推广全流程数字化工作。建立农业基地数字地图,做好与质量认定、安全追溯、诚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平台对接,推动信息互联共享,掌握品牌发展动态,促进协同监管和信用约束,为品牌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八)品牌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支撑服务体系。组建农业品牌专家智库,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作用,支持开展基础研究、营销推广、人才培养、监管服务等工作。每年定期发布《农产品公用品牌发展报告》,开展农业品牌市场消费研究,建立科学规范、具有公信力的农业品牌跟踪评价机制。

  (九)品牌人才体系建设

  1、加强“新农人”培育。加强“鲜农”品牌标准化生产、质量检测、产品营销、宣传策划等专业人才培养;引导新农人主播以及大学生创业和实习生进入“鲜农”品牌经营领域;将“鲜农”品牌推广纳入各类农民培训课程;建立完善由培训机构、实训基地等共同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打造“鲜农”品牌输送各类人才。

  2、打造一批“农业品牌管理人员”。面向全省挖掘一批优秀农业品牌品牌管理人员,对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且具有较强创建品牌意识

  农业企业进行多方面的能力培育,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农业企业经营者,树立优秀典型,力争打造一批“记得住、叫得响、走得出”的农业品牌人才。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农业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格局。组建农业品牌建设专家团队,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法务咨询、视觉包装设计、标准体系建设、营销管理策划等开展农业品牌服务。统筹协调全省农业品牌建设工作,拟定品牌建设指导性意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强化日常督促指导,确定年度品牌建设考核办法,严格组织实施专项考评。

  (二)强化资金保障。严格专项资金申报及使用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整合资源,地方财政每年安排农业品牌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龙头企业扶持、订单农户培育、农产品公用品牌保护提升、品牌宣传推广、数字农业培育及发展等方面,切实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程度。各乡镇应积极争取特色产业小镇、产业强镇、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工商资本参与农业品牌建设。

  (三)强化协调推进。聚焦农业资源和产业特色,组织制定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总体规划。各市县、乡镇要紧扣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实际明确本区域目标任务,加强督促落实,做到全省上下联动,逐步形成省级、市县级、乡镇级农产品公用品牌三级联动布局。各市县要明

  确责任分工,建立责任落实制度,由市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牵头抓总工作。各乡镇要紧密与市县各有关部门加强联动,通过多种形式,构筑品牌农产品宣传矩阵,扩大品牌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四)强化督导考核。加强绩效考核,对公用品牌设计、宣传、营销等环节进行效果评价,评价结果纳入考核范围。省农业农村部门加强督导,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工作任务落实落地。对抓落实成绩突出的市县及时通报表扬,并在下年度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

篇十: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农村电商编辑

  古晨茜农产品品牌打造五步走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态势可以说: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大,多数品牌的影响力还仅仅停留在局部地区,跨省、跨区域的品牌不多,国际知名品牌就更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屣,只有在农产品品质上建立差异性,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农产品品牌,农民朋友们不妨从以下方面来尝试建立产品品质的差异性,为自己辛辛苦苦种植、养殖的产品办个“身份证”。一、品种优化不同的农产品品种,其品质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色泽、风味、香气、外观和口感上,这些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当优质品种推出后,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知,消费者就会尝试性购买;当得到认可,就会重复购买;多次重复,就会形成对品牌的忠诚。在农产品创品牌的实际活动中,农产品品种质量的差异主要依靠是否满足某些消费者的需求而定(需要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要从产品的实用性、营养性、食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来评判这一类的产品能适应哪些消费者(一般、中档、高端)。如水稻,消费者关心其口感、营养和食用安全性,水稻品种之间的品质差异越大,就越容易促使某种水稻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得到消费者认可。当然只是品种优化还不行,还要有质量。质量是农产品的生命线,是农产品创品牌的根本。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过程中,按标准组织生产管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安全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是打造品牌的基石。因此,农产品企业要坚持做到质量有标准、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标志、市场有20监测。把质量管理贯穿始终,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产品质量监测,规范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稳定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农产品品质较差。采用受工业污染的水源灌溉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也严重影响卫生质量。生产中采用各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如农药选用的种类、施用量和方式,这直接决定农药残留量的大小;还有如播种时间、收获时间以及灌溉、修剪、嫁接、生物激素等的应用,也会造成农产品品质的差异。二、生产区域优化许多农产品种类及其品种具有生产的最佳区域。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土质,温湿度、日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形成、许多农产品,即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区域其品质也相差很大。中国地域辽阔,横跨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海拔高度差异也很大,各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当地的名、特、优农产品,如浙江西湖龙井、江苏的碧螺春、安徽砀山梨.山东莱阳梨、金乡大蒜、四川脐橙、新疆哈密瓜等。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农产品生产,大力开发当地名、优、特产品的生产,从而创立当地的名牌农产品。四、营销方式优化农产品要成为品牌商品进入市场,必须经过粗加工、精加工、包装、运输等一系列商品化处理,并对农产品的品质予以检验。同时,要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开拓营销网络,实行规模化经营。另外,市场营销方式也是农产品品牌形成的重要方面,包括从识别目标市场的需求到让消费者感到满意的所有活动,如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市场促销、市场服务和品牌保护等。提高农产品营销能力,有助于扩大农产品品牌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和份额。所以,营销方式是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基础,而品牌的发展又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三、生产方式优化不同的农产品生产方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如采用有机农业方式生产的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

  品牌推广农产品品牌打造五步走品种优化生产区域优化生产方式优化营销方式优化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保护五、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保护没有品牌,特色农产品就没有市场竞争力;没有品牌,特色农产品就不能卖出好价钱。商标是农产品的一个无形资产,对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和附加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知识产权专家曾打过一个比方:商标是品牌存在的法律基础,脱离法律层面来谈“品牌”“名牌”,无异于“空中楼阁”。实际上,商标与品牌的关系,就是皮与毛的关系,连商标都没有注册,甚至是别人的,还谈什么打造品牌呢?离开了商标这个基础,广告做得再华丽,营销搞得再轰动,这个“品牌”就是一团没有根基的“毛”,一阵风轻轻一吹,就什么都不存在了。商标对很多人特别是农民朋友来说,也许是一个很空泛很抽象的概念。但它对农产品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我们无法否认:它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商标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使其产品与其他同类或相似产品相区别而附加在产品上的标记,它由文字、图形或其他组合而成。由于商标具有辨别功能、广告功能和质量标示功能,所以商标已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锐利武器。注册商标是农产品取得法律保护地位的唯一途径。没有法律地位的农产品终究要被他人侵蚀、淘汰。然而一旦名牌商标被他人抢注或冒用,不但商标价值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会损害名牌产品的形象,影响企业的声誉。因此,农产品生产企业在创立名牌的同时,应积极进行商标注册,使之得到法律的保护,获得使用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记的专用权。参谋贴士如何申请注册商标?《商标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商标注册。因此,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均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申请商标注册。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有显著性,不得违反《商标法》的规定,并不得与他人在先的权利相冲突。办理商标注册申请需要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身份的有效证件的复印件以及其他文件。申请人可以委托商标代理机构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手续,也可以直接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办理商标注册申请手续。Copyright?博看网www.bookan.com.cn.AllRightsReserved.21

推荐访问:地方农产品品牌的打造 农产品 地方 打造